发布时间:2020年03月13日 19:03:12
中国实力派书画家丛书《吉祥国画》,收录王吉祥花鸟画作品。
书号:ISBN978-988-19547-1-6(02),中国教科文出版社CIP数据核字:(2014)第15-1113号。
心写“四君子” 天地“一吉祥”
——王吉祥先生花鸟艺术管窥
赵安如(2014年9月19日于成都南师竹斋)
时维九月,序属三秋。丹桂飘香,翰染蓉城。余应邀赴成都世纪城楠贵仁艺术馆参加书画笔会。几经周折,在会展中心八号馆后院多方探寻,方达目的地,始信“好酒不怕巷子深”。艺术馆是“贵人”,居闹市而不显,处繁杂而泰然。走进楠贵仁,一股典雅之风迎面而来,但见一北方汉子凝神静气,正挥毫作画,全然不知老朋友来访。与友人围观谈笑间,一幅栩栩如生的花鸟画跃然纸上,众人鼓掌称奇。这位花鸟画主便是本文的主人公王吉祥先生。
拜读王吉祥先生作品,感悟良多,受益匪浅;与先生把酒之际,欣赏佳作,美轮美奂。品画溯源,心生吉祥。
吉祥君喜画心中的“四君子”——“梅、兰、竹、菊”,一股天地吉祥之气弥漫其间,似有神助。先生以“四君子”之心统揽绘画,以此为魂,上下探索,旁涉葡萄、仙桃、枇杷、荔枝、紫藤等果蔬花卉,还有“国色天香”的牡丹、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荷香和白石老人的“虾趣”,更有雄鹰“雄视天下”,可谓触类旁通,思接千载,视通万里。
吉祥花鸟萌于慧根。王吉祥先生1965年3月出生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甘肃省通渭县华岭乡的一个贫穷小山村。天资聪颖、慧根独具的他从小喜欢画画,见什么涂什么,见什么临什么,虽然胡涂乱画,没有章法,但他仍乐此不疲。“自古雄才多磨难,纨绔子弟少伟男”。幼年丧母,家境贫困,当兵就成了他走出贫困山区的唯一出路。1984年,18岁的他当兵入伍之后,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努力的拼搏,在部队考学、提干。而后转战青海、西藏,最后调到天府之国、文化之都——成都。在武警交通部队历任文书、排长、司务长、会计、团战勤参谋、组织干事、连政治指导员、总队政治部宣传干事、总队后勤部政治协理员、战勤处处长(副团)等职。2003年10月,转业到成都市纪委工作,任副处级、正处级纪检监察员、处长。现任成都市司法局副局长。王吉祥先生笔名浩翔,是典型的北方汉子。平时爱好读书、绘画和写作,分别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和电台、电视台发表过小说、散文、诗歌、报告文学及新闻报道100余篇,并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。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,爱好并孜孜以求是迈向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。因此,吉祥花鸟不是空穴来风。幼时书画艺术之乡的熏陶浸润;成年以后雪域高原十多年军旅生涯的磨砺锤炼;几十年来淡泊名利、甘于寂寞、倾心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……这些都是其慧根萌芽,生长,到终成正果的原由。
吉祥花鸟生于因缘。一路走来,风雨兼程。他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变了,但他大西北人的豪放性格没变。一次偶然的机会余和吉祥先生相识,情趣相投,一见如故。鼓励其重新拾起当一名画家的童年梦想,遂介绍认识了范家成先生开始学习写意花鸟画。从此,便一发不可收拾。生活的阅历和坎坷,使他对绘画的技法有着深刻的理解,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2012年正式师从四川省著名画家范家成老师研习写意花鸟,主攻梅、兰、竹、菊。后转益多师,拜著名国画家苏葆桢之子、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苏甦为师专习葡萄画法。先后得到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、中国书画院院长、国家一级美术师马松根,四川省著名画家刁华甫、刘懋、潘锡仁等老师的悉心指教,视野拓宽,画路丰富。因此,吉祥花鸟生于广结善缘。
吉祥花鸟成于笔耕。从与书画结缘,吉祥先生几近醉心痴迷于书画,主攻花鸟绘画艺术,虚心好学,勤于耕耘。在成都书画圈里是出了名的“铁杆粉丝”,见到名家作画他主动请教求学,别人画画他在旁边认真看,回家再根据记忆临摹,不管画的好坏,以每天画一幅为他必做的日课。经过近几年的努力,他慢慢有了自己的体会,厚积薄发,取得了可喜成就。从小品画作开始,参与各种画展,先后多次参加画展,多幅作品被画册刊物采用,激发了他专心习画的动力。吉祥先生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成都锦水书画院顾问、成都丙戌金石书画研究会理事、成都益洲书画院理事。因此,吉祥花鸟从无到有,天道酬勤,并已喜结硕果。
吉祥花鸟妙于顿悟。余以为,书画亦犹如佛法,始于戒律,精于定慧,证于心源,妙于了悟,方可达到妙境。吉祥花鸟画风格各呈气象,百花齐放。在精神取向和艺术追求上, “技”、“道”两进,得书画之“道”,以继承传统、发扬传统,与时俱进、与古为新,体现个性、树立个性为旨归。他遵循“板凳须坐十年冷”的古训,脚踏实地地沉潜到传统的海洋中去挖掘,去吸取营养。其花鸟等画作体现他对传统的真诚,对创造的真诚。因为真诚就是鲜活,真诚就是清纯,真诚就是生动,真诚就是生命,唯真诚才能创新,只有鲜活的生命才能感动世界,只有清纯 “四君子”之魂才能撼动人心。吉祥君花鸟画力感内敛、蕴藉、儒雅,隽永逸气。每每有“巧兮拙兮和而不犯,逸兮朴兮变而不同”的佳构妙品,令人拍案称奇叫绝。诚如《金刚经》所云: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。书画当散其怀抱,方可为之。中国书画就是“心画”,讲究禅宗意味,追求天人合一、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;追求精、气、神的完美统一。吉祥君花鸟妙于君子之心的顿悟。余要代表吉祥君特别感谢潘锡仁先生,是潘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使他习画的信心倍增,有了体会,进而有了感悟;也是潘老师力排众议,几次把他的各类处女作推荐展出并在画册中呈现,与书朋道友交流提升,使吉祥君在书画艺术上有了成就感。心之所悟,方能精进!
吉祥先生写意《白梅》,如元代王冕著诗:“冰雪林中著此身,不同桃李混芳尘;忽然一夜清香发,散作乾坤万里春。” 白梅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,傲然开放,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。忽然一夜花开,芳香便传遍天下。吉祥先生画《白梅》,如诗,歌咏了白梅的圣洁品格,歌咏了画家的高贵人格。
吉祥先生写意《兰花》,诚如唐张九龄诗云:兰叶春葳蕤,桂华秋皎洁。欣欣此生意,自尔为佳节。谁知林栖者,闻风坐相悦。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?好一派清丽景色;更有“写心”深意。
吉祥先生写意《墨竹》画中见书,书画同源。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在一幅流传至今的写竹名画上题诗道:“石如飞白木如籀,写竹还应八法通。若也有人能会此,须知书画本来同。”在这里,赵孟頫强调的是:中国绘画应以“写”代“描”,以书法的笔法画画。唐代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叙画之源流》中说,“颉有四目,仰观垂象。因俪鸟龟之迹,遂定书字之形,造化不能藏其秘,故天雨粟;灵怪不能遁其形,故鬼夜哭。是时也,书画同体而未分,象制肇始而犹略。无以传其意,故有书;无以见其形,故有画。”吉祥先生深谙其个中三昧,故有笔法画竹,歌颂高风亮节精神。
吉祥先生写意《菊花》画心中的世外桃源,尤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《饮酒·其五》名句: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自有田园诗意雅韵……
书画当随时代,翰墨要写春秋。路漫漫其修远兮!愿吉祥君以“梅、兰、竹、菊”花鸟画为起点,奠定扎实的根基,如此上下求索,深入书画堂奥,书法与花鸟、山水、人物等绘画全修,内容与形式和美。坚定下去,持之以恒,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,吉祥君从必然王国升华并翱翔于书画艺术的“自由王国”的明天,是值得我们期待的!
美哉,吉祥写“四君子”之心,乃名家风范!妙哉,吉祥之花鸟艺术,写心写情!幸甚至哉,画坛“黑马”,天地“一吉祥”!
(本文赵安如:当代实力派书法名家,高级美术师,国际ISO9000A“中国百强书画家”, 荣获文化部《中国书画家资格认定证书》。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、中国书协四川分会理事、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)